据英国《每日邮报》网站12月17日报道,在培养皿中生长的数十万个人类脑细胞发现了生命中的新含义:它们用一天的时间玩重新流行的电子游戏《乓》(Pong)。
报道称,脑皮层实验室的澳大利亚科学家在短短5分钟内就教会了脑细胞玩《乓》,这比人工智能更快,人工智能花了90分钟才学会玩这款游戏。
报道还称,这个名为“碟状大脑”的系统由在微电极阵列上生长的脑细胞组成,微电极阵列既能刺激这些细胞,也能解读细胞活动。
报道指出,为了教微型大脑玩《乓》,研究团队使用单人玩家版的游戏,向微电极阵列的右侧或左侧发送电信号,以表明球在哪里。然后,大脑会发射神经元来根据球的位置来回移动球拍。
领导这项研究的脑皮层实验室首席科学官布雷特卡根对英国《新科学家》周刊记者说:“我们认为,可以称其为赛博格大脑。”
卡根说:“我们常说赛博格大脑生活在《黑客帝国》里。当参与游戏时,它们认为自己就是球拍。”
报道注意到,在玩《乓》的过程中,随着球拍左右移动,神经元间的活动模式由微型大脑决定。电子游戏的虚拟世界会对这种活动作出反应,而电极的反馈有助于微型大脑学习如何操作球拍。